AMEE 2022系列2-如何營造適合精熟適性學習者的學習環境?

AMEE 2022系列2-如何營造適合精熟適性學習者的學習環境?
台北慈濟醫院教學部暨家庭醫學科  劉子弘醫師

精熟適性學習者(master adaptive learner,MAL)的概念為美國醫學會(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AMA)學者Dr. William Cutrer等人所提出,試圖以一個統合的框架,將終身學習的技巧跟特質整合起來。精熟適性學習者模型中,是以自調式學習(self-regulated learning,SRL)為基礎,並將自調式學習分作四個階段:計畫(planning)、學習(learning)、評估(assessment)、調整(adjustment),並擴充了各階段學員的特定行為、認知技巧及內在特徵。其中內在特徵包括了好奇心(curiosity)、動機(motivation)、思維模式(mindset)、復原力(resilience)等項目。

<a href="https://www.freepik.com/free-photo/traveler-asian-man-traveling-walking-beijing-china_4395127.htm#query=student&position=34&from_view=search">Image by tirachardz</a> on Freepik

在醫學院、專科住院醫師甚至到繼續教育訓練,學員必須發展跟持續改進他們的自調式學習技巧,而這些技巧也會有助於學員的自主學習(self-directed learning,SDL),最後達到終身學習的目標。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中提到,學習者所處環境、行為與認知三個變項會彼此影響。上述結論與個人曾發表的醫學生自主學習概念框架不謀而合,即個人(person)、程序(process)與脈絡(context)三個面向會決定一個學習者能否展現自主學習的能力,而自調式學習相較於自主學習是比較小的集合,主要與程序面向較為相關。

在個人面向,能提供病人更好的照護、未來能成為獨當一面的醫師等動機、對特別科別或學習主題的興趣、成長型思維模式、重視與工作夥伴的關係等社會情緒策略有助於自主學習。程序面向與自調式學習較為相關,個人研究發現的自主學習六大步驟,包括辨識自己不足、產生學習主題、尋求學習資源、執行學習策略、自我評估學習成果、建立學習框架,與自調式學習的四個階段是可以疊合的。在脈絡面向,學習環境、形象管理、團隊學習文化、學習活動都會影響自主學習。這些研究結果與美國醫學會學者提出的模型能相互對應,將精熟適性學習者的自調式學習納入自主學習這個更大的理論框架。

以往研究比較容易遺漏、至今也尚未能窺見全貌的,是自主學習脈絡中的學習環境。學習環境會因為不同地區文化而有所不同,但即便如此,能促成精熟適性學習者的學習環境應該有哪些條件?學者Dr. Lisa Auerbach等人試圖回答這個問題,他們在2017年美國醫學院學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AAMC)以分桌討論的方式進行調查,蒐集每桌10人、約40桌,共約400位專家對培養精熟適性學習者學習環境的意見。這些專家在討論的過程中做下筆記,事後作為研究分析之用。學者利用主題分析法分析這些筆記,結果顯示要發展精熟適性學習者,有三大主題值得關注,分別是:(1)適性教育工作者;(2)教學方法;(3)組織承諾。

教學環境中若沒有「適性教育工作者」,能對學生需求即時做出調整,並維持師生間一致的信任,我們很難期待學生能發展成精熟適性學習者。適性教育工作者被期待有以下的特徵,包括:成長型思維模式、真實性、復原力、值得信賴、易於共事、專家技能、對不確定性的容忍度、謙遜、誠實。同時,他們被期待有以下的行動,包括投入學術工作、獎賞好奇心表現、支持後設思考、慶祝成功、理解優勢與不足之處、設定清楚的期待、作為導師或教練、作為學習典範。

培養精熟適性學習者的「教學方法」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個別學習,另一種是團體學習。個別學習類似於教練式指導(coaching),可利用模擬教學、直接觀察、給予回饋,來促成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讓學生從新手朝向專家發展。團體學習則是重視主動學習,如課堂常用以團隊為基礎的學習(team-based learning)、以個案為基礎的學習(case-based learning)。但無論是個別學習還是團體學習,合意的難度(desirable difficulty)、有產值的失敗(productive failure)、將學習脈絡化(contextualize learning)、間隔學習(spaced learning)等都是在教學設計上需要關注的面向。「組織承諾」也是教學環境中不可或缺的。組織需要同時支持學習者、教師以及病人安全,讓學生安心展現其易受傷害之處,以利於他的成長學習。另外組織能程序透明、負責任、安全、對不確定性容忍,並提供必要的資訊需求、時間與空間,也有助於養成精熟適性學習者。

聽完了以上學者分析的結果,大家可能會覺得學習環境有太多地方要努力,不知如何著手。但請別忘記:每個人都是學習環境的一部分。若能先以成為適性教育工作者作為目標,我們就有機會讓學生往精熟適性學習者推進一些,共勉之!

參考文獻:
1. Cutrer, W., Pusic, M., Gruppen, L. D., Hammoud, M. M., & Santen, S. A. (Eds.). (2019). The master adaptive learner.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2. Auerbach, L., Santen, S. A., Cutrer, W. B., Daniel, M., Wilson-Delfosse, A. L., & Roberts, N. K. (2020). The educators’ experience: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at support the master adaptive learner. Medical Teacher42(11), 1270-1274.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1 Ins and Outs of EPAs 課後心得

四年一瞬,我的醫學教育夢

個人化學習計畫在臨床訓練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