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Ins and Outs of EPAs 課後心得
Ins and Outs of 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 An International Online Course
2021年1月線上課程課後心得
台北慈濟醫院教學部暨家庭醫學科 劉子弘醫師
本次線上課程共分為八個模組,主題分別為:(1)CBME與EPAs整體性介紹;(2)EPAs進階觀念與理解;(3)辨識與描述EPAs,並檢定其效度;(4)利用EPAs來發展課程;(5)以信賴授權決策作為評量方式;(6)以團隊方式如臨床能力委員會(Clinical Competency Committee,CCC)進行總結性的信賴授權決策;(7)推動EPAs的師資培育;(8)參與者EPAs相關議題研討。每個EPAs模組主題的背後,都有大量的文獻可供閱覽,即便是對EPAs已有認識的醫教工作者,仍然需要相當的時間消化。授課老師很用心的挑出其中最精華的十來篇文獻作為課前讀物,讓參與者在這個短期而密集的課程獲得最核心的知識。課間善用分組討論的方式,深化我們對這些主題的了解,也能集結眾人的智慧,產出各種應用EPAs的考量。
個人在這次EPAs課程學習最多的地方,就是EPAs被提出後,從一開始基於教學理論的發展,經過實務運作的修正,逐漸讓我們看到一些有普遍性、最適切的典範做法。這些做法從最基本的如何撰寫EPAs,設立通過標準,到利用EPAs做課程發展,強化訓練計畫,再到以EPAs為基礎評核學員,並做信賴授權的決策,都有要依循的步驟跟方法,需要一定程度的教學專業支持。若無EPAs相關訓練背景,很容易用個人方式曲解執行,最後恐使EPAs流於形式,也無助於整體教學訓練。這樣的課程,讓我澄清了對EPAs的不少迷思,並且更能了解到它的教育價值。
另外感觸很深的是,EPAs非常需要師資培育,這不僅限於台北慈院或慈濟體系,而是整個台灣醫療各專科、各職類都需要有這樣的需求。很慶幸台灣有幾位前輩引進CBME與EPAs,接下來我們要做的,無非是培養更多的EPAs種子教師,以增進EPAs推動的質與量,並在過程中基於理論持續創新,讓國際看到台北慈院及台灣在醫學教育領域的突破。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