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17的文章

哈佛醫教所・一期一會

圖片
2017/12/21 八月下旬的我,對來哈佛唸書有著許多斥拒跟掙扎,但從搭上前往波士頓的班機那刻起, 內 心即便焦躁不安,卻已然接受走上這條無法回頭的道路 (the point of no return) 。入學登記時猶如哈利波特初抵霍格華滋的興奮,一方面野心勃勃,想要多方探索這個世界首善的學府,一方面意會到自身語言毫無優勢,恐無法應付過於繁重的課業與研究計畫。想法常在 “ 我能做到什麼程度 ” 與 “ 怎樣做才會是最好 ” 之間拔河,生活也努力在 ” 該怎樣不浪費一分一秒 “ 與 ” 把自己活成最好的樣子 “ 之間取得平衡,但後來發現想這麼多還不如直接行動了。專心完成每一個階段性任務,比起遙望遠大的目標還來得更容易成功。轉眼間第一學期就結束了,在波士頓每一週生活事件的密度堪比在台灣的一個月,不留點文字紀錄似乎有愧於己,於是乎就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這學期到底學了些什麼。 哈佛醫學院醫學教育研究所 ( 簡稱醫教所 ) 是個起步不久的醫學士後 (post-doctoral) 研究所,對應台灣學制只能算是兩年期的碩士班,但以整體學程規劃的完備性,可以 說 是當今這個領域最好的選擇。小弟是醫教所第四屆的學員,也是台灣第一位來哈佛進修該領域的醫師,當然有幾分光榮的錯覺,但實際上比較多的是感嘆沒有學長姐罩,事事從無到有相對辛苦。 遇到新朋友問我是念什麼學門,解釋總是需要花上不少時間,因為大家很不容易想像醫師除了臨床研究之外的能力。作為一位醫學教師 (medical teacher) 算是我們所的基本要求,能教授給學生熟悉的專科領域或一般醫學的知識技能,但又不僅止於此,所上更期待我們成為醫學教育家 (medical educator) ,能 夠 跟各科教員相互合作,整合、協調一切教學計畫,無論是基礎醫學、專科訓練、繼續教育或教師培訓,無論是課程設計、學程規劃、教育研究跟系所發展,都有我們可以貢獻的地方。後來我想到一個比較貼切的 說 法:這個學程是想要培養學員主導醫學教育計畫跟相關研究的能力,在職涯發展上的長遠目標,則是勝任醫學院院長或教學單位高級主管的職務。 在分享系所課程之前,我必須 說 這個醫教所更大的資 產 是學員本身。這屆我們有 12 個人,大家來自世界各地,遍佈東亞、中東、北歐、南非跟美加,從剛畢業的醫學生、完成住院醫師訓練的醫師、教

哈佛醫學院如何挑學生?

圖片
2017/12/13 這學期最後一堂課,是由哈佛醫學教育院長來跟我們閒聊期末心得。(說真的哈佛一堆任務分工的院長,我們常常也搞不懂某人實際的職權。)聊著聊著就提到一個有趣的問題,就是哈佛醫學院到底是怎麼選學生的? 每年來申請哈佛醫學院的學生約有7千名,履歷堆積如山。醫學院會推派兩位苦命的同仁將這7千份履歷快速看過去,如果兩位同仁第一眼就覺得某位學生值得來見個面,這樣院方就會約該位學生進行面試,通常這樣的過程會產生約800位受試的學生。哈佛是堅持學生要親自到場,當面進行面試,不用Skype或其他替代方案,並且給每位學生兩次面試的機會。你可以想像面試1600人次,要動用多少人力了,不過別擔心,哈佛醫學院可是有將近1萬2千的教員,烙人來綽綽有餘。面試過程主要是評估學生除了學業成績之外的傑出表現,或者說哈佛根本不在乎MCAT(美國醫學院入學考試)的成績,因為他們怎麼選都會是最優秀的學生,比起成績,他們更在意你是不是有熱情投入並改變世界,最終面試完成會挑出極為優秀的165位學生。 大家可能比較難想像面試怎麼挑學生,打個比方好了,假如你是在美國是少數族裔(黑人、原住民、拉丁裔、墨 西哥裔),來自單親且經濟弱勢的家庭,在一個非都市的地區長大,求學階段你還需要額外打零工,導致你成績不甚理想(比如說高中學業成績只拿了個B),但你還能利用課外時間自發性的去做一些慈善活動,幫助在村里同樣是弱勢族群的他人。比起另一個美國白人,來自經濟背景中上的家庭,在重點城市長大,就讀一所理想的高中並且拿了A畢業,也有一堆亮眼的海外志工服務紀錄,你要不要猜猜看你跟這位白人同學誰比較有優勢被錄取?大家可能會覺得白人同學穩上,但答案是,哈佛醫學院會毫不猶豫的錄取你,對那位白人同學說抱歉下次再來。 再來就是比較尷尬的近親繁殖議題了,如果是哈佛醫學院或相關醫院員工的子女,確實會有比較高的機率進到面試階段,但面試審核就各憑本事,根據哈佛內部調查的結果,進到面試後,有院內同仁背景跟沒背景的學生錄取率並沒有顯著差異,也就是除了背景還是要有點實力才行。再來,哈佛常有人一捐就是數百萬美元,這些富人的子女想進哈佛醫學院,該怎麼處理呢?院長尷尬地說,這時他就要發揮他的角色了,三不五時他就要去勸退這類人的意圖,當然也有可能勸退捐款,但某種程度上,私立醫學院比起公立醫學院對款項運用有較大的彈

台灣家醫制度的四個全面

圖片
2017/06/12 今天下班跟同事閒聊,一不小心打了誑語,講出我心目中建構家醫制度的四個方向。事後想想,還是寫下來跟大家分享,未來也可檢視自己跟夥伴們是否能在這幾個面向上努力。 一、建構台灣的Urgent Care System 台灣有4-5成急診來診是所謂的輕症,對各大醫學中心的急診來說,醫師該處理的是真正重症的病人,輕症只是耗損醫師救護重症患者的心力。對這些輕症民眾來說,他們需求的是基本但迅速的處置。我想開發台灣的Urgent Care模式,也不排斥讓民眾部分自費去換取更高效率的醫療服務。台灣都市城鎮少說有設立10+處Urgent Care中心的潛力,不僅能提升輕症民眾滿意度,更有效處理急診壅塞人潮,並減少醫療浪費。 另外相對於美國以急診的模式發展,在台灣我也將以家醫科的思維出發,Urgent Care也可跟社區醫療群的醫師合作,有雙向回診的默契跟制度,甚至社區醫療群的醫師有意願也可以來Urgent Care支援。(這點是從我當實習醫開始就有的想法XD) 二、開發台灣的分享式醫療兼衛教平台App 這個概念是從住院醫師時代就一直掛在嘴邊提的,我希望有一天自己點進手機一個App,或電腦開啟一個網頁,就可以用GIS(地理資訊系統)看到鄰近的醫療院所,包括策略聯盟的醫學中心、區域/地區醫院、跟社區醫療群的合作診所們。這些院所有好的互轉機制,民眾一看就知道,若在某間診所就診發現問題,可以被適切的轉診到某醫學中心進行處理。 這些院所,包括診所,都可以看到官方評核的一些績優指標或認證徽章,比如某些診所可能糖尿病照護做得很好,就獲得一個"糖"字;某些診所擅長看甲狀腺疾病,也可以安排甲狀腺超音波等,就獲得一個"甲"字;對同志族群或性別友善的診所,就獲得一個"同"字。基本上我鼓勵家庭醫師除了一般醫療服務外,仍可以有擅長領域的特色門診,在這多元社會裡因著自己的定位為大眾服務。 這個App也要有強大的圖文衛教功能,網羅常見疾病/症狀,也許可以安排各科專業醫師針對相關議題定期進行回應,提升民眾對疾病的認知與健康促進等行為。另外民眾透過鍵入症狀表現或藉由資訊整合技術(如生命徵象監測的數據),獲得評估疾病嚴重性的參考資訊,得知可以就近診療或有緊急醫療需求。 三、引入AI(人工智慧)進行臨床協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