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家醫制度的四個全面

2017/06/12

今天下班跟同事閒聊,一不小心打了誑語,講出我心目中建構家醫制度的四個方向。事後想想,還是寫下來跟大家分享,未來也可檢視自己跟夥伴們是否能在這幾個面向上努力。

一、建構台灣的Urgent Care System

台灣有4-5成急診來診是所謂的輕症,對各大醫學中心的急診來說,醫師該處理的是真正重症的病人,輕症只是耗損醫師救護重症患者的心力。對這些輕症民眾來說,他們需求的是基本但迅速的處置。我想開發台灣的Urgent Care模式,也不排斥讓民眾部分自費去換取更高效率的醫療服務。台灣都市城鎮少說有設立10+處Urgent Care中心的潛力,不僅能提升輕症民眾滿意度,更有效處理急診壅塞人潮,並減少醫療浪費。
另外相對於美國以急診的模式發展,在台灣我也將以家醫科的思維出發,Urgent Care也可跟社區醫療群的醫師合作,有雙向回診的默契跟制度,甚至社區醫療群的醫師有意願也可以來Urgent Care支援。(這點是從我當實習醫開始就有的想法XD)

二、開發台灣的分享式醫療兼衛教平台App

這個概念是從住院醫師時代就一直掛在嘴邊提的,我希望有一天自己點進手機一個App,或電腦開啟一個網頁,就可以用GIS(地理資訊系統)看到鄰近的醫療院所,包括策略聯盟的醫學中心、區域/地區醫院、跟社區醫療群的合作診所們。這些院所有好的互轉機制,民眾一看就知道,若在某間診所就診發現問題,可以被適切的轉診到某醫學中心進行處理。
這些院所,包括診所,都可以看到官方評核的一些績優指標或認證徽章,比如某些診所可能糖尿病照護做得很好,就獲得一個"糖"字;某些診所擅長看甲狀腺疾病,也可以安排甲狀腺超音波等,就獲得一個"甲"字;對同志族群或性別友善的診所,就獲得一個"同"字。基本上我鼓勵家庭醫師除了一般醫療服務外,仍可以有擅長領域的特色門診,在這多元社會裡因著自己的定位為大眾服務。

這個App也要有強大的圖文衛教功能,網羅常見疾病/症狀,也許可以安排各科專業醫師針對相關議題定期進行回應,提升民眾對疾病的認知與健康促進等行為。另外民眾透過鍵入症狀表現或藉由資訊整合技術(如生命徵象監測的數據),獲得評估疾病嚴重性的參考資訊,得知可以就近診療或有緊急醫療需求。

三、引入AI(人工智慧)進行臨床協助診療工作

這個就不在話下了。這幾年已開始有證據顯示AI(人工智慧)判讀影像檢查或病理結果的準確性不亞於甚至高於專科醫師,預估也許10年內,一些基礎的診斷工作都會被取代。未來看診前大家都會先拿到一個平板,鍵入你的基本資料跟症狀描述,就被AI安排對應的抽血或影像檢查,醫師點開螢幕可能還沒看到檢查結果,AI就給出你的診斷與建議處置,包括開藥跟追蹤檢查項目。醫師還沒講幾句話,可能結帳單跟藥袋就送來了。

想說的是,這時候醫師不會真的喪失功能,反而更可以回到全人照護的腳色,關注病患的身心不適,並作整體性的評估,而非像我們現在只能盯著螢幕、敲著鍵盤來完成醫療作業,更遑論因此大幅壓縮跟病人的互動時間。我們可以預見,AI介入的臨床協助診療系統會是改進醫病關係的關鍵。

四、推動台灣安樂死的立法與執行

台灣10-15年後將面臨龐大的老年化長照需求,背後將產生許多照護資源無法顧及的病人,與其讓這些民眾不敢尋求協助、孤老痛苦的死去,或者成為醫療人球輪轉於不同機構間,讓民眾預先立好醫囑,決定自己是否進行維生醫療、安樂死及醫師協助死亡等,就相當地重要了。

個人接觸安寧緩和醫療後,更認知到台灣未來迫切需要有安樂死的相關立法,如果資源無限,有著眾多的安寧醫護來協助病人,那可能不需要安樂死,但事實上這類人力相當有限。兩年後要上路的ACP(預立醫療自主計畫)是個好的開始,但安樂死概念的闕如是美中不足。台灣近年來比較能接受安寧的觀念了,現在推安樂死看來是未雨綢繆,但由於民眾觀念的轉化需要時間,我反而覺得現在就能開始提倡了。

--
以上說的這些醫療策略,大家可能覺得是旁敲側擊,但背後都有一個終極目的,就是讓台灣的家醫制度更為健全。畢竟身為家醫科醫師,是要能夠掌握台灣社會的脈動,主動回應民眾的需求。想說的是,我們能夠做的東西還很多,一起努力吧!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1 Ins and Outs of EPAs 課後心得

四年一瞬,我的醫學教育夢

個人化學習計畫在臨床訓練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