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醫教所・一期一會

2017/12/21

八月下旬的我,對來哈佛唸書有著許多斥拒跟掙扎,但從搭上前往波士頓的班機那刻起,心即便焦躁不安,卻已然接受走上這條無法回頭的道路(the point of no return)。入學登記時猶如哈利波特初抵霍格華滋的興奮,一方面野心勃勃,想要多方探索這個世界首善的學府,一方面意會到自身語言毫無優勢,恐無法應付過於繁重的課業與研究計畫。想法常在我能做到什麼程度怎樣做才會是最好之間拔河,生活也努力在該怎樣不浪費一分一秒把自己活成最好的樣子之間取得平衡,但後來發現想這麼多還不如直接行動了。專心完成每一個階段性任務,比起遙望遠大的目標還來得更容易成功。轉眼間第一學期就結束了,在波士頓每一週生活事件的密度堪比在台灣的一個月,不留點文字紀錄似乎有愧於己,於是乎就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這學期到底學了些什麼。

哈佛醫學院醫學教育研究所(簡稱醫教所)是個起步不久的醫學士後(post-doctoral)研究所,對應台灣學制只能算是兩年期的碩士班,但以整體學程規劃的完備性,可以是當今這個領域最好的選擇。小弟是醫教所第四屆的學員,也是台灣第一位來哈佛進修該領域的醫師,當然有幾分光榮的錯覺,但實際上比較多的是感嘆沒有學長姐罩,事事從無到有相對辛苦。

遇到新朋友問我是念什麼學門,解釋總是需要花上不少時間,因為大家很不容易想像醫師除了臨床研究之外的能力。作為一位醫學教師(medical teacher)算是我們所的基本要求,能教授給學生熟悉的專科領域或一般醫學的知識技能,但又不僅止於此,所上更期待我們成為醫學教育家(medical educator),能跟各科教員相互合作,整合、協調一切教學計畫,無論是基礎醫學、專科訓練、繼續教育或教師培訓,無論是課程設計、學程規劃、教育研究跟系所發展,都有我們可以貢獻的地方。後來我想到一個比較貼切的法:這個學程是想要培養學員主導醫學教育計畫跟相關研究的能力,在職涯發展上的長遠目標,則是勝任醫學院院長或教學單位高級主管的職務。

在分享系所課程之前,我必須這個醫教所更大的資是學員本身。這屆我們有12個人,大家來自世界各地,遍佈東亞、中東、北歐、南非跟美加,從剛畢業的醫學生、完成住院醫師訓練的醫師、教學部主治醫師,到跨國計畫主持人或科主任級的主治醫師兼有,專科部分則有家醫科、小兒科、胸腔科、分泌科、骨科等。大家皆是一時之選,對醫學教育充滿熱忱,這樣不同階段的學經歷跟國際的組合,在各類議題的討論中提供了相對完備的視野。每個人都帶著獨特的研究興趣而來,期望從這個學程中獲得一些解答。縱使我還沒完成整個學程,但已經可以預見這兩年燒完500萬最珍貴的資,就是在這些同學身上汲取的、無可取代的經驗與視角。

這學期配合著系所規定,跟著大家一起修課討論,包括:基礎教育統計學(4學分)、質性研究(4學分)、教學法(4學分)、醫學教育研究方法論(2學分),還有所上的縱向研討會與文獻討論會(2學分),往後會有更多彈性修課的空間。大學有修過統計學的我,一開始很看輕課程名稱中的「基礎」兩個字,想就當作複習,但透過哈佛教學榮譽獎Tivnan教授深入淺出的授課,讓我重新對這些簡單的統計結果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應用的層級也更精練了。如果要台大當初授課是為了教會學生如何算出正確答案,哈佛更側重在如何精確的解釋統計數字背後的意義,因為現實狀況是你有一堆統計軟體可以幫忙算出答案,解讀才是最重要的事。統計作業的繁複度超乎我對「基礎」的預期,比起p值小於0.05,我們有更多東西要分析,學期結束之際我才猛然發現,之前以為簡單的一道統計指令,背後可以用10幾道程序去交互驗證。現在的我重新愛上統計,對下學期的迴歸分析進階課程躍躍欲試。

質性研究是另一個讓我極為推崇的課程,容包括紮根理論跟容分析法,乍聽之下會覺得枯燥乏味,但講師非常注重實作經驗,並且善於給予深刻反思與建設性的回饋。課堂上有非常多練習訪談與編碼(coding)的機會,最終學員還能實際分析一個訪談資料庫,撰寫出等同於期刊文稿的容。我們主要是跟公衛學院全球衛生發展學程的同學合修這堂課,無論公衛或醫教,大家都給予這堂課高度評價,個人也不曾在台灣經驗到能如此實作導向的質性研究課程。教學法是個結合實證教學技巧、成人發展理論、認知神經科學的學科,並且多面向剖析教學的構成,最終以發展一個完備的教學計畫為目標。教學法網羅諸多歐美主流的進步教育理念,概念上跟台灣教育制度有懸殊的反差,是我最適應不良的一門課。來慚愧,也許我在台灣是個升學體制的佼佼者,但對照美式的教育養成標準,我對教學的很多想像是極度的僵化,嚴正考慮明年再來旁聽一遍,把這些教學理念徹底化。

醫學教育研究方法論,就如字面上的意思,是介紹當今醫教四大類研究(觀察型、解釋型、實驗型跟執行型),實務部分則有實驗設計、問卷分析、信效度分析、教學測驗設計、OSCE實作、學程評估、次級教學資料庫分析。縱向研討會與文獻討論會的主題相對雜沓,前段從美國醫學教育史出發,搭配成人發展理論、學習風格、經驗式學習,介紹個案導向教學、團隊導向教學以及哈佛特有的CBCL(徹底揚棄傳統大堂課,改用翻轉教室+個案導向整合式教學),後段則是課程發展六步驟的實作,以及訓練學員對質性、混合性研究文獻進行批判性評讀。大家看到這邊應該覺得很累,沒錯,這就是我課前準備讀文獻唸到焦頭爛額的感覺...

如果過往大家的印象是每個學科幾學分,就代表課外需要幾小時準備的話,那在哈佛這個經驗法則似乎不太適用。除了統計課外,其他課程都是課間討論課前準備容的形式,這學期總計精讀了將近上百篇醫教文獻,即便是英語母語者,每週課前讀量之多往往耗上一整個工作天,國際學生如我,讀可能用到1.5倍的時間。如果再把作業納進來考慮,包括每週常規的作業跟期中、期末報告,平均一個學科每週要再花上4-8小時。最痛苦的經驗莫過於期中、期末時,週末看著窗外藍天白雲風光明媚,卻要宅在住處趕著數千字的報告(少則3千、多至萬字),扣掉吃飯睡覺其他時間都在電腦前奮戰,這種高出狀態還要維持個5天到一週。縱然痛苦,但這些作業或報告對學習助益之大是我始料未及的,打個比方好了,如果我們可以把這些付出換成寫完一篇期刊文章(到可以投稿的程度),那統計學的作業量少抵得上2篇,質性研究跟醫學教育研究方法論各是非常詳實的一篇,教學法則是萬字教學計畫書。

這學期以來,我始終覺得自己適應上最大的障礙是語言,上課討論時我總是努力想貢獻自身經驗或想法,卻因為口語表達能力深受桎梏,所幸隨著時間過去略有進步。與同學多方交流跟課間合作有趣的程度,可以抵消部分發言不流暢的困窘,並且從中可以確定,我們的聰明才智對不在其他同學之下。此外,哈佛是相對沒有顯性種族歧視的地方,且學術資源的豐沛眾人皆知,所以到頭來學生自身的努力還是最重要的。這裡介紹一下過渡期的常民理論(lay theory),意思是低社經地位或弱勢族群的學生(如我T_T),本來就容易遭受學習困難而中途放棄,在適應新的教學環境時,若能有一些支持性的措施,比如由曾經歷同樣處境的學生來明可能面臨到的一些艱困之處,讓新進學生不會輕易解釋成自己不能勝任或不適合,進而在學業上有較好的表現。不瞞各位,系所本身並沒有太多這類的措施,我反而是從同學身上得到很多支持,最喜歡的還是課後幾個朋友相約吃吃喝喝、畫畫紓壓,偶而來個團體出遊或到家開,在情緒比較低迷憂鬱的階段有被及時拉到一把,事後回想對這些朋友除了感謝、還是感謝。

說起來這些課程都像是為研究打基本功,並沒有太多絢麗的花招,但使起來卻是拳拳到肉。經過這幾個月學識的積累,期末同學在報告論文計畫時都更有洞見。我個人的計畫是在哈佛跟台大進行跨文化比較,分析醫學生在早期臨床接觸時自主學習上的差異,進而提出改進學習經驗與環境支持的做法。所上同學的研究更是五花八門,主題含括手術室病人安全措施教育與品質改進策略、檢核表單對急診教育與病人照護的成效評估、跨國遠距糖尿病教學對臨床指標(HbA1c)的影響、培訓住院醫師從事OSCE的學習成效分析、精神科住院醫師面對病人自殺的支持系統建構、虛擬跟擴增實境在解剖教學上的應用、提升對國際難民同理心的醫病關係課程開發,與以提升一線照護技能為目的,開發線上多媒體的外科教學以及進行翻轉教室的皮膚科教學。縱使一切是要花費相當的時間金錢心力才能換來,但能在哈佛這塊充滿養分的環境生根茁壯,與這些對醫學教育充滿熱忱的同儕一起奮鬥,想想又多了幾分往前邁步的勇氣。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1 Ins and Outs of EPAs 課後心得

四年一瞬,我的醫學教育夢

個人化學習計畫在臨床訓練的應用